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humans.asia 由賽馬會理大真人圖書網絡推動
關於我們
計劃簡介
研究團隊
顧問團隊
合作夥伴
傳媒報導
故事
活動
所有
真人茶座
真人導航
真人工作坊
真人講堂
真人相說故事
真人廣告集智
其他活動
主題
量度
團體/項目
影片
聯絡我們
登入/註冊
☰
ENG
繁
簡
關於我們
計劃簡介
研究團隊
顧問團隊
合作夥伴
傳媒報導
故事
活動
所有
真人茶座
真人導航
真人工作坊
真人講堂
真人相說故事
真人廣告集智
其他活動
主題
量度
團體/項目
影片
聯絡我們
登入/註冊
故事
氣球師Chocolate,2013年開始學習扭氣球,兩年前在一家公司當上全職氣球師。從一開始的「不是那杯茶」,到最後製作幾米高乘幾米闊的大型裝置;Chocolate說想透過氣球創作去發展社區,讓大家感受到一份愛,「可能很簡 ... [更多]
new
hot
氣球師之旅與心願
Chocolate Chan
梁藝桐(Family),自小喜歡喝茶,兒時因患哮喘只能喝茶,從此與茶結下不解緣;現在開了茶室,售賣古樹茶,並舉辦各種品茶工作坊、茶藝師課程。九年前,Family開始其茶藝事業不久,母親證實患了第四期腸癌,為治療母 ... [更多]
new
hot
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茶道
梁藝桐
在這個強調個人能力不足、以賞善罰惡去推動人工作和學習的社會,自我批評和指責是眾多人內心世界的常態;然而,劉劍玲在一場工作坊發現,原來「愛自己」不是陳腔濫調。目前為非暴力溝通培訓師候選人,劍玲曾帶領多場 ... [更多]
new
hot
做自己情人 和自己談心
劉劍玲
畫家淋漓和淋浪,從法國學畫回港後一直畫畫,也靠教畫生活。歷經貧窮和畫作被下架等等的挫折,仍無阻他們繼續創作。淋漓說「憐憫是最大的想象力」,因為「我們畫的全都是弱勢,甚至我們有個使命是要為死去的人發聲、 ... [更多]
new
hot
窮畫家在世的煩惱
淋漓、淋浪
李展熙(阿熙),做了社工十四年,形容自己的關鍵字是「網絡沉溺」、「電競」、「科技應用」。阿熙與友人建立科創社工學會,希望架一道橋樑,連結社工與科技,令社工專業發展得更多元。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 [更多]
new
hot
在科技與社工專業中架一道橋樑
李展熙
梁立仁Ben,曾任警務人員,十幾年前因家中車行生意結束,而轉行到酒吧工作。在酒吧業界二十年,五年前開始自行經營一間酒吧。疫情下生意大受影響,深感酒吧業界無人代表到自己發聲,Ben於是發文聯絡老朋友,開Facebo ... [更多]
new
hot
我是一個酒吧佬
梁立仁
高穎芝(Sorry),是一位女企業家,售賣女性內衣,特別照顧不同尺碼女性的需要;Sorry現在已是九間分店的老闆,近期更開了一間輪椅友善的分店。兒時因身形肥胖而被歧視,創業路上也經歷各種困難,更試過一年內被好友 ... [更多]
new
hot
打逆境波讓我再闖高峯
高穎芝
黃偉傑(阿傑),於2016年成立第一間NGO後,現時為幾十間機構的創辦人及顧問,合作伙伴亦達過百間。捱更抵夜寫計劃書,遇有任何意念便直接找基金部門或商界伙伴洽談……辛辛苦苦,只因阿傑「想播一粒種子,讓更多年青 ... [更多]
new
hot
在香港播一粒種子
黃偉傑
魔術師何煒麟(Keanu),成長於單親綜援家庭,六歲時確診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承受不了傳統學校教育,中四時輟學一度成為雙失青年。「我喜歡突破常規,我就是選擇與人不同,每日都在想方法令人生好玩一點 ... [更多]
new
hot
魔法人生
何煒麟
瑜珈導師陳瑞雲(Angel),自小身體虛弱,因此感自卑也難找工作。後來習得瑜珈令身體慢慢健康起來,Angel更到區內教導婦女們及小朋友瑜珈,及後以指導瑜珈作為終身職業。Angel說:「曾經弱小的我,竟然連考五類體操牌 ... [更多]
new
hot
以瑜珈生命影響生命
陳瑞雲
陳健欣Peter,社企「樹洞香港」創辦人,提供充權為本的心理學課程,希望把心理學應用到職場,提升潛能讓人成長。從小就自主學習,現在也走一條與大學同學不一樣的路,只因Peter相信「行動必須來自信念,是對自己的熱 ... [更多]
hot
創辦社企推廣心理學 自強精神引領革新
陳健欣
陸永康博士(Calvin)當了十幾年建築師,因工傷及脊椎;久病成醫,Calvin後來成了中醫博士,並於2008年開始執業,至今一直維持臨床治療工作,尤其鍾情於中醫學的針炙。現於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工作,以 ... [更多]
兩枝治療的針
陸永康
丘嘉熙(Franky),又名蕃茄,既是戲劇教師、演員及導演,也會做監製和編劇。Franky認為戲劇世界最美麗的地方,是每個人都不一樣,在當中可以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甚至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透過分享戲劇教育的心得,Fran ... [更多]
由心出發:我在香港的戲劇教育路
丘嘉熙
因患癌而反思自己生命的易琪Amanda,遇上森林療癒。在森林裏感到被支持,為大自然滋養我們的衣食住行而莫名感動。Amanda成了森林療癒嚮導,「我的工作只是帶人們到森林,人們感到安全和放鬆,需要的療癒便會浮現,那 ... [更多]
hot
重拾大自然的節奏
易琪
從事時裝設計十九年,何德駿Patrick獲澳洲頒發年度設計師大獎,其設計曾出現在紅磡體育館演唱會及中央廣播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回港發展卻碰上疫情,為了生計踏上送外賣和速遞之路,Patrick最大的得著是能夠陪伴家人 ... [更多]
hot
珍惜 ‧ 擁有
何德駿
趁裁員潮切換人生跑道,阿比在創業之際,也不忘當記者時接觸到的弱勢社群和基層:阿比的果乾事業,聘用了自閉症青年和單親抑鬱症媽媽。從各種工作上的適應與調節,到今天高度讚揚同事為「超級助手」和「無敵刀手」, ... [更多]
hot
一個人生的可能
阿比
在牛津大學博士畢業的關博弘(阿弘),用了三年時間,造了香港首個經嚴謹測試的微型人造衛星推進器。過程歷盡艱辛,問阿弘憑什麼信念堅持下去?「我希望自己的堅持,能夠引起注意,讓人知道香港是有能力做航天科技研 ... [更多]
hot
香港航天工程苦境掙扎 自力為本土科研尋自信
關博弘
早於九十年代擔任攝影記者,程詩詠(Brian)拍攝過一張又一張的經典照片:有一級方程式賽車經過的一剎,也有九七年前後警方拆除懷疑爆炸品的瞬間。2008年到汶川採訪大地震災情後,毅然辭去攝記崗位,創辦自己的製作公司 ... [更多]
相信自己與攝影同行
程詩詠
生於八十年代的阿Ding,小時候因為受到電影影響,對昔日香港風摩一時的旗袍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因此長大後創立了「嫣裳記」,香港第一間旗袍租借店。在「嫣裳記」裡面,阿Ding透過自己雙手,將昔日香港的流行時裝重現 ... [更多]
親手重現昔日香港的花樣年華
阿Ding
這陣子網路大熱的一句說話:「成功須父幹」,明確地指出了,「投胎KOL」是最好的「職業」。可惜的是,能否含住銀匙出世,是誰也沒法挑選的事情,大多數人可以選的路,還是那原裝正版:「成功須苦幹」的舊路。近年以M ... [更多]
耷低頭!做啦!
王信明
千禧年之初,香港掀起了一陣設計搪膠風潮,引起世界關注,但此風潮在2010年起走入低谷,直至2016、17年間,又再引起世人注目。在一眾新興名字中,龍家昇是其中一人,其筆下精靈Labubu,其中一套8件的限定品,在台灣創 ... [更多]
幸運男精靈.Labubu之父龍家昇
龍家昇
Treeman Lam(林樹文),一個在香港潮流界別頗有名氣的名字,出身香港潮流雜誌的他,跟不少港日台潮流牌子有交流,最近更跟台灣藝人陳柏霖合作,打造時裝品牌(A)NOWHEREMAN,在港台日潮流界引起不少討論。可是教 ... [更多]
用衣服.造文章
林樹文
Ray Wong(黃偉民)的職業是原型師,一個十分冷門的工種,可能問十個人,九個人也不知原型師是幹甚麼的。然而儘管你不知原型師幹甚麼,但你卻一定跟他的工作有關,甚至有「光顧」過,因為那些大家苦苦地儲印花去換領便 ... [更多]
雕夢者
黃偉民
新一代大都不太知道馬榮成是何方神聖,也不知道在80年代,因他的罕見成就而出現的一套非授權改編傳記式電視劇《畫出彩虹》。但大家卻應該都看過由其經典漫畫作品改編的電影如《中華英雄》和《風雲》, 一句句「 ... [更多]
找對自己的路,要做就做到最好
馬榮成
以人稱figure教父的Michael Lau劉建文來說,在傳統眼中,可說是正宗的讀書不成,但這個讀書不成的Michael,先將從前的cheap toys(搪膠)提升成為Designer Toys,再走進拍賣行,達到藝術品Art Toys的層次,將一般人眼中 ... [更多]
Figure教父 : 只要堅持 創出自己的路
劉建文
梁樹豔(Jennifer)來自新彊,從小到大成績優異,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高考成績不俗,順利考入中山大學護理學系。畢業後更當了三年護士,但護士的工作環境令她感到壓抑,便決定儲錢來港攻讀碩士,巧合下認識了來自保險 ... [更多]
從護士到保險 邁向人生新里程
梁樹艷
馮黛詩(Darcy),是社會企業「妳想煮意」的共同創辦人之一,現正修讀人類學碩士,同時亦擔任青年創研庫(智庫)成員,負責政策研究,學士畢業後沒有當上營營役役朝九晚六的上班族,反而身兼多職,擁有多重身份,任職不 ... [更多]
斜槓族不斷嘗試 尋找理想出路
馮黛詩
SUNSET OR RISE由男主音及結他手Tomy 和 女主音Tammy 組成,於2016年成立。Tomy 和Tammy 原本各有正職,為了理想便決定辭職,專心投入音樂,更希望透過自身經歷和歌曲,鼓勵香港人重新思考 ... [更多]
走出舒適區 全心投入音樂
SUNSET OR RISE
陳健安,C AllStar 成員之一,唸大學時參加由Kingdom C 所舉辦的歌唱大賽「星投大戰」,與其餘入圍四強的隊友組成C AllStar,當時On仔既是港隊足球甲組成員,同時亦在理大修讀護理系,護士和足球員兩個身份之間,他卻 ... [更多]
一股熱血 為夢想奮鬥
陳健安
梁釗峰,C AllStar四子之一,因參加歌唱比賽Kingdom C舉辦的「星投大戰」歌唱比賽,與其餘入圍四強的成員組成C AllStar 入行。釗峰在學時期已經十分喜歡唱歌,參加不少歌唱比賽贏得不少獎項,從讀書到畢業,一步一步 ... [更多]
確定目標用行動力 逐步探出音樂路
梁釗峰
自小熱愛唱歌的鄧小巧,仍是教院學生時,就已參加節目《超級巨聲》入行,雖然外表不夠亮麗,但小巧憑著一把渾厚甜美的歌聲,很快就為人熟悉。發展的道路固然並非坦途,但入行十年,她仍然堅持留在娛樂圈,全因她對歌 ... [更多]
為音樂堅持到最後
鄧小巧
2013年,符家浚(Calvert)憑藉《自動棄權》於網絡上一歌爆紅,雖然外表平凡身型肥胖,但Calvert雄厚的聲線以及用心的創作感動人心,成功俘擄了一班年青人的心;正當大家都非常期待這位不一樣的樂壇新星,他卻突然於 ... [更多]
一歌爆紅到跌至谷底 堅持音樂從新出發
符家浚
因為至親的離世,成為黃穎欣(Stephanie)人生的一個轉捩點,令Stephanie明白到愛是要大聲說出來,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失去時才後悔當初。正如她從小不夠膽表達自己喜歡音樂,直到中三那年爸爸的離開,傷心欲絕的Step ... [更多]
愛要大聲說出來,珍惜眼前人
黃穎欣
彈《帝女花》的Schroeder 故事的開端很普通,就是一個小孩及他的母親,發現Travis很有音樂天份,也喜歡音樂。大概是他5歲的時候,那一年,電視正在播《帝女花》(不是任白那套,是明崇禎帝不小心說了「即刻同 ... [更多]
追想追的夢.許美好的願
歐國成
日韓或歐美樂隊,不斷地佔據香港的音樂市場,反觀本地樂隊卻難以在港佔一席位,不少本地音樂人灰心退場,但另一邊廂,卻有旨呈、Addy、Kenneth和Samuel 組成的享樂團,仍然堅持把最好的流行搖滾音樂帶給聽眾。& ... [更多]
一年又一年 堅持音樂路
享樂團
成功的男士背後,少不了一位默默付出的女性,作為C AllStar這隊組合背後的唯一女將,小彤(頼映彤)更是身兼作曲及編曲的重任,正確來說,她其實就是樂隊的靈魂。 [更多]
hot
以宏大願境開拓音樂天梯
頼映彤
2015年開始,香港街頭出現一個身型瘦小、蓄長髮、紥馬尾,坐在行人路旁,腿上頂著一個直徑2呎的黑色圓形物體,不斷用手拍打,發出陣陣帶共鳴感震的空靈樂韻。路過的人時而駐足觀看,當中不少是因為那個外形奇特的樂器 ... [更多]
用音樂開創人生新軌道
阿初
「分秒不休息在運轉,理想彷彿早已行遠,……還能會緊張滴汗仍不錯,別理會旁人目光,……誰人說理想太遲很錯,別理會旁人目光,琴弦響徹過,如旋律叫我,以我打不死那顆心去闖……。付出過,尋找過,迷失過,像最初 ... [更多]
hot
沈震軒 無間斷為自己儲經驗值
沈震軒
小時候聽老人家說,每個人心內都住了一隻神獸,姓「自」名「信」。如果沒讓牠吃夠牠最愛吃的「正念」和「自我價值」兩種果實,每天太陽下山之際,就會朝著宿主心臟最深處蜷伏;反之,則會慢慢變成一道耀目卻不刺的黃 ... [更多]
中年大叔RB 藉歌聲重建人生價值
鄭嘉喬
由4位90後陽光男孩組成的Zpecial樂隊,成立於2009年,成員包括主音及結他手康聰,低音結他手Tatming,鼓手煒賢及結他手Mike。踏入成軍第10個年頭,成員亦由當初的中學生變成全職音樂人,縱是隊員歷經更替,但各人都有 ... [更多]
為音樂全情付出 不枉此生
Zpecial
吳宇軒有一個電競夢,他追夢也要踏實,希望25歲前可以加入電競行業。 他說人生不追夢是虛渡光蔭,但盲目追夢只是「發夢」。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更多]
在現實中追電競夢
吳宇軒
陳利鋒於九年前到澳洲工作假期時遇到交通意外,令他脊椎受損,腋下以下的部份再沒有任何知覺,十指就像蜷曲的毛巾一樣,再也不能伸縮自如,花樣年華正要開展的利鋒,人生卻從此被困在輪椅上,雙手乏力令他自嘲「連暗 ... [更多]
重拾興趣 重新上路
陳利鋒
黃銘淇(Glen)有段悲慘童年,3歲父母離異,媽媽嚴厲又有暴力傾向,動輒就愛用兩條綑綁在一起的長籐條打得他混身又青又瘀,每天活在巨大陰影下;9歲時爸爸接回他,籐條變成雙拳雙腿,拳腳交加的日子捱了3年,舉家移民菲 ... [更多]
感恩悲劇童年 轉化能量成就助人為樂
黃銘淇
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外號「小旋風」的趙詠賢(Rebecca),為人熟悉的是在2002年亞運會摘下壁球女子單打金牌,多年過去,無論高興、低潮或遇上樽頸,由首日踏足壁球館開始,她從沒有離開過。 (圖片來源 ... [更多]
從一而終 「小旋風」趙詠賢堅守壁球三十載
趙詠賢
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所謂「學而優則仕」,不少港隊教練都是由運動員轉型過去,前110米欄、400米欄、4×100米及4×400米香港紀錄保持者、港隊田徑教練鄧漢昇亦然。 (圖片來源﹕體路) [更多]
「跨欄王子」鄧漢昇:快樂與你一起感動,痛苦我們共同渡過
鄧漢昇
一塊從未有香港人拿過的亞運銅牌,令「呂麗瑤」這個名字再次出現在各大傳媒的顯眼位置。銅牌背後,「欄后」背負著的重擔從未為人所道。人人一把口一百種真相,曾經因為一個「hashtag」而走向沉默,呂麗瑤的故事是否應 ... [更多]
成績回應一切攻擊 「欄后」呂麗瑤掛銅剖白過去
呂麗瑤
單車向來為香港代表團在亞運會的獎牌保證,十多年來人材輩出,今屆亞運更奪三金四銀一銅佳績,但獎牌運動員當中,未必人人都會想起高肇蔚的名字。默默耕耘12載,經歷過不少挫折,曾徘徊在放棄的邊緣,「肥高」一一捱 ... [更多]
12年歷盡犧牲挫折 高肇蔚默默無名踩到終點贏下掌聲
高肇蔚
陳振康(Thomas),高級打工仔,心靈勵志作家。《信報》專欄作家,也曾在《都市日報》、《資本一週》任專欄作家。出版書籍包括《上流力》系列三部曲、《Riccardo's world 潮玩世界名牌股》、《SUPER上流力 生涯規劃》 ... [更多]
由每年識100位朋友到上流教主 信奉以生命改變生命
陳振康
柯喬中在中學文憑試後隨朋友報讀毅進紀律部隊文憑課程。直至課程接近尾聲,他開始思考自己是否甘於隨波逐流安於「人工高、福利好」。最後憑一股衝動,加上一份勇氣,喬中為自己的人生作了第一個決定,帶著「一張白紙 ... [更多]
攝道精神﹕從來只有自己可以對自己說不可以
柯喬中
時景恒,時昌迷你倉創辦人,於加拿大York University 商學院畢業。2000年由加拿大回流香港,發揮香港人的獅子山下精神,由一萬元本金發展至四億元迷你倉王國,是個春風得意的商界奇才。2016年,牛頭角工廠大廈火災, ... [更多]
無情迷你倉大火 走過幽谷悟出生機
時景恒
在黃大仙木屋區長大的王嘉源(Ray),曾是「邊青」(邊緣青年),做過地盤散工、跟車、洗冷氣、大富豪夜總會的調酒員,也領過綜援,也曾經上過旺角大廈的天台,差一點點就跳下去。本覺得活不下去的Ray,憑着過人毅力 ... [更多]
由跳樓到洗樓 翻盤就在下一刻
王嘉源
廖哲億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也許有些陌生,但在台灣學界籃球壇卻是無人不曉,對佛光山普門中學的女子籃球隊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只用了三年時間就成功帶領普門睽違7年再蟬聯HBL(高中籃球聯賽)冠軍,今學年 ... [更多]
普門教練談衛冕HBL關鍵 廖哲億:接受彼此,成就最好的隊伍
廖哲億
同一部電影,他看完一遍又一遍。和一般打工仔一樣,他有一份朝九晚六的工作,有時還要加班,晚上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家。洗澡、吃飯,稍為休息,然後開始投入電影的世界。深夜時分,他還是開着燈,凝神觀看畫面的每個細 ... [更多]
口述影像撰稿員為消失的光影 重構弦外之音
梁浩達
視障人士可以看電影嗎?聽障人士可以觀賞話劇嗎?智障人士可以欣賞藝術展覽嗎?殘疾人士因為身體上的障礙,難以跟普通人一起欣賞藝術,參與文化藝術活動的機會亦因此減少,甚至令大眾忽視他們平等參與的權利。藝術本 ... [更多]
彭晴用聲音導航:視障人士也有欣賞藝術的權利
彭晴
月圓月缺,是時間的印記,也時刻提醒與安慰著人們,萬物總有循環。對於李俊康(Alfred)來說,月亮有著另一重的意義——這位任職於投資銀行的年輕人,10年前讀大學時愛上天文學,特別鍾情月亮,自此自學拍攝月亮相片 ... [更多]
iBanker為城市月亮自學攝影:那種月出好靚!
李俊康
黎柏然小時候很頑皮,班上無人不知,有老師乾脆叫班上的同學不和他玩,間接鼓勵學生孤立他。後來他長大進大學讀社工,雄心壯志決意做外展工作,卻誤打誤撞做兒童服務,遇見一個又一個小學生,彷彿回到小時候面對那個 ... [更多]
社工看孩子 快樂成長最緊要有空間
黎柏然
「山竹」在本港造成廣泛破壞,多區出現塌樹以及雜物亂飛的情況。風後重災區大埔林村昨日水位上漲,河流滿溢及倒灌,水淹河道附近街道,大埔警署及大埔中心之間的隧道幾乎沒頂。 大埔街坊小瑜昨晚在網絡群組「大埔 ... [更多]
大埔街坊自發清理街道 義工:社區大家有份,不只是清潔工責任
小瑜
提及跌打館,除了濃郁撲鼻的中藥味、鏡面上的書法字體、傳統中國字畫,還會想起甚麼?在長沙灣東京街,原來有間別樹一格、可以打卡的「主題跌打醫館」。一位新潮醫師,十年來不斷在醫館「搞搞新意思」,四處搜羅和自 ... [更多]
長沙灣有個潮爆醫師 過百公仔打造主題跌打館
梁天柱
盂蘭節的月份,我們到墳場找夜更保安阿娟(化名)。甫進去,傳來狗吠聲,攝影師焦急,說相機無故失靈,難對焦,我們不禁捏一把汗。阿娟卻一副悠然自得,遊走在龕位、墓碑間巡邏。阿娟是女中豪傑,但她有些同事其實怕 ... [更多]
凌晨墳場有人看書、傷心人 保安不怕鬼:起碼冇麻煩客
阿娟
「思想影響行為,你有正面的思想,無論面對多大的逆境,都可以正面面對。」31歲髮型師張之白(小白)自發舉行長者義剪活動,為社區注入正能量,原來背後源於他一波三折的人生經歷。原本是「少爺仔」的他,童年因父親 ... [更多]
曾家道中落變廢青 義剪髮型師:幫人其實幫自己
張之白
「以前幾乎個個司機都有本地圖喺車,大家一聽,就曉通用係咩出版社啦。」通用圖書有限公司的老闆李嘉儒看著一本本舊地圖,這樣對記者說。最近他在茘枝角工廈的辦公室搞地圖展覽,展出多張陳舊的地圖,部分更是手繪的 ... [更多]
曾年賣5萬本今日蝕到喊 地圖大王:蝕都要繼續
李嘉儒
「不跳舞的話,上班、下班,漫無目的,像失去了靈魂。」14歲跳霹靂舞(Breakdance)跳到24歲,阿東由沙田紅地,跳到城大。 (圖片來源﹕香港01) [更多]
投考政府工為錢,跳街舞為了「靈魂」
阿東
「我感到很軟弱,但我不由自主,每一天都想來看你。心像穿了一個洞。」那時,鄭藹如正在拍攝紀錄片《苦路》,陪伴一個橋底的露宿者走過在醫院裏的最後一段路。她沒有逃避自己的感情,甚至在紀錄片中直接把感受道出來 ... [更多]
紀錄片的道德掙扎 拍攝露宿者等於守護嗎?
鄭藹如
世間太多陰差陽錯。9歲開始練習劍擊的張愷朗(Bosco),曾經是香港青年代表隊的成員,自小開始打比賽,卻最終迷失於一場又一場的比賽中。最後因傷、因為對劍擊的迷茫,他在副學士升大學那年決定淡出。 然後,香港 ... [更多]
迷失於競賽生涯 前劍擊手淡出為尋回初心
張愷朗
運動員踏上頒獎台的一刻,獎牌閃閃發亮,光芒四射令人目眩。只是,頒獎台地方淺窄,踏不上去的運動員其實更多,包括現於中大讀書的譚依然(Tanya)。她小學已練習羽毛球,偶像是謝杏芳,她曾夢想要學偶像去打世界賽。 ... [更多]
前羽毛球手開專頁寫放棄故事:運動非關成就
譚依然
黎詠豪(Leo)在長洲第一次賣冰滴咖啡是五年前,當年島上有一家餐廳借出門外的地方給他做「車仔檔」賣啡。開檔首天,正是長洲的太平清醮,他賣不加奶的「長洲冰滴咖啡」,回應齋戒習俗,也是他對土生土長的小島的尊重 ... [更多]
90後賣冰滴咖啡:別因壓力忘記當初的憧憬
黎詠豪
八年前,當那間綠色的大型連鎖咖啡店還未進駐元朗時,莫偉健拿著賣樓後接近九十萬的積蓄,在元朗一條叫做媽橫路的地方,租地舖開咖啡館——專賣意式、手沖都未算冷門,他連沒什麼人聽過的虹吸咖啡,都大膽在這間鄰近 ... [更多]
朗屏上癮咖啡店:堅持味道,唔係寧願執咗佢
莫偉健
上月有國際學校表明來年會以簡體字授中文課,另一邊廂,有兩名90後中文系學生,合資開設了一間專補中文的補習社,當中有個課程尤其「吸晴」:認字班書寫班——專教學生漢字筆順。這是逆流而行嗎?創辦人之一蘇家茵說 ... [更多]
90後中文系畢業生開中文補習社:學中文應由繁體字開始
蘇家茵
中四那年,謝偉健 (Jacky)決定「拋書包」- 他拋低書包,投入職場,去快餐店用勞力賺錢。他曾以為「有錢、有樓、有車、有好老婆」便是成功,但原來金錢買不到人生目標。他在迷失之際遇上一杯咖啡,這杯咖啡帶給他人生 ... [更多]
空想 VS 夢想
謝偉健
在屈地街電車車廠裏,除了接待處小姐,其餘做工程的、修路軌的、開車的都是「師兄」,林安娜是少數的女性。蓄着短髮的她雖看上去像男性,輪廓五官卻眉清目秀,平日依然被不少乘客認出是個罕見的女車長。街坊上落車時 ... [更多]
全港僅27名 街坊罕見稱奇:嘩咁熱妳頂得順?
林安娜
近年一提到港鐵,許多香港人怨聲連連,車廂又逼又嘈、故障延誤、價錢有加冇減,還有近日爆出沙中線的工程問題更似無止境。正當香港人對港鐵印象負面,卻有一個18歲少年,穿梭全港93個港鐵站玩花式劍球並拍攝短片上載 ... [更多]
18歲少年自拍玩劍球遊93個港鐵站:香港好sad,想令人笑!
邵子朗
說起極限運動Parkour,大家除了會聯想到一班年輕人如懂「輕功」般飛簷走壁,更可能會聯想到玩命--本月中一名菲律賓籍男學生懷擬模仿parkour動作而失足墮樓;6年前一名俄羅斯少女首次學玩,欲從大廈天台跳往對面大樓 ... [更多]
Parkour愛好者:上天台不等於危跳「我們不是玩命」
關永泰
2017年初,不少人都在社交平台轉發一段又一段同一位busker街頭演唱的影片,隨後,這位busker的專訪出現在各類本地傳體;於是,這位個子嬌小、蓄短髮、專翻唱8、90年代廣東金曲的女生,就以平地一聲雷的姿態成為網紅。 ... [更多]
別讓自己留遺憾
羅凱鈴
魏里融(Kara)自小生長於被動物包圍的家庭,與動物的緣份早已結下。她對動物的熱愛,令她早已立志要成為動物保護員。不過,Kara的父母希望女兒上大學、坐寫字樓,希望女兒將來不用以勞力工作。而好動的Kara卻有相反的 ... [更多]
逆流尋根
魏里融
「本來今早想去滑浪,但天氣不好。」Jonathan皮膚白淨,看不出丁點與陽光海灘為伴的痕跡,看不出的事情還有很多。他熟練地在男裝部左拼右拼:「有段時間我很喜歡恤衫,會看時裝雜誌參考。」然後歪嘴一笑:「只要有冷 ... [更多]
修讀媒體寫作、曾做地盤 23歲保安:其實保安都可以好專業
Jonathan
拳頭,令19歲的恒仔曾經被兩次警司警誡。然而,經過泰拳訓練後,被馴服的拳頭,卻為恒仔的人生賦予新的意義,從內向、不願與他人傾偈,到主動向教練分享自己的目標,勇於突破自己,甚至立志要成為一個拳擊教練,臉上 ... [更多]
因打架被警司警誡 19歲少年學泰拳重新定義拳頭 立志成教練
恒仔
有時城市人這樣醒來——滑手機看到晨早一宗學童自殺報道,有時間、地點、人物、歲數以及據記者了解的尋死原因。處理自殺報道是新聞系必修課,不少研究指出自殺新聞具有傳染性,必須避免過分煽情或細緻。但我們仍然想 ... [更多]
男孩17年換12個家三度自殺 有人阻止卻沒人關心
阿東
2005年無綫舉辦的綜藝節目《殘酷一叮》,收視叫好叫座,成香港人每星期必看的娛樂節目,亦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多年過去,這個節目曾發掘出不少音樂和表演人才,除了近期勇闖樂壇的莫凱謙之外,還有一些在娛圈 ... [更多]
關浩揚喬寶寶繼續演藝路 成就表演人生
喬寶寶
「職場事」這三個字,本身已經能夠帶出許多故事。如果加上「不同人」這元素,大家又會想到是怎樣的光景嗎? (圖片來源﹕香港01) [更多]
只看你是否願意去適應
劉焯棋
我們的社會,有著太多的標籤:更生人士被認定出獄後會重蹈覆轍;90後的青年人大多讓人覺得他們欠缺責任感。然而,當我們在他們身上貼上標籤的時候,我們建基於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抑或一直以來耳聞目睹的事情? ... [更多]
我想有更多嘗試的機會
歐陽思行
牛池灣一間茶樓有一個傳奇的茶客,人人尊稱他為蟹哥,擅長捉蟹打魚,在打魚界中無人不曉。未見其人,茶樓老闆先讓我看其短片:蟹哥身穿的潛水衣有幾處破爛,潛水衣下好像長滿了珊蝴,岩岩巉巉,又像一個又一個小山丘 ... [更多]
打魚佬徒手捉青蟹 塞入潛水衣:唔怕打交整甩啲螯
蟹哥
李衍蒨(Winsome)是一名法醫人類學家。赴美修讀哲學的她,機緣巧合下接觸到人類學選修課,由此生出濃厚興趣,其後決心進修鑽研法醫人類學這門大眾不甚了解的專業。Winsome笑言這冷門專業讓她經常遊走於灰色地帶之中 ... [更多]
冷靜與熱情之間
李衍蒨
富婆下密令,偵探接旨後在酒店左閃右避,趁富婆老公與妙齡女子在房間鴛鴦戲水時,偵探一腳踢門,右手按下相機快門,殺一對狗男女措手不及。 等等!你估大台咩?現實中沒有捉姦鬼混的情節,但時下做偵探仍要集成龍 ... [更多]
27歲女私家偵探月賺10萬 跟蹤、偷拍、跳車搵命博
阿冰
小學二年級確診患有讀寫障礙,整個小學的生涯對修文而言,是一個黑暗的成長經歷。他的中文閱讀和書寫的能力發展遲緩,別人用一小時寫的功課,他可能要兩日才能夠完成。中英文課固然不濟,就連常識等科目,「聽老師講 ... [更多]
我想人生可以有進步
李修文
真想結識一個清潔工朋友。 一個念頭在鄧永謙(阿謙)與趙日輝(Peter)腦裏閃過。兩人都是「關懷貧窮學校」的事工,他們的辦公室位於大角咀,於是他們走訪大角咀的街巷,每看見一個辛勤工作的清潔工—到底要不要上 ... [更多]
毋須施予,只須尊重 與清潔工交友
四妹、根叔
紀錄片導演陳巧真與徐智彥,因參與《勞力是……#窮得只剩份工》視覺藝術展,認識了屋邨倒樓清潔工興姐與陳太。他們翻查新聞資料與調查報告,希望在拍攝前,加深對這行業的認識。 陳巧真因此知道屋邨有一道直通地底 ... [更多]
拍攝清潔工紀錄片 認識身邊每一位阿姐
興姐、陳太
清晨七時許,太陽初升,路燈初滅,整個城市才剛剛醒來,行人已揉着睡眼,趕着上班上學。 阿清(化名)剛剛開工,清潔工制服是乾淨的,他手推着的綠色大垃圾桶也是剛剛洗過,裏面沒有垃圾,他整個人沒有半點臭味。 ... [更多]
大專學歷清潔工 甘願化泥
阿清
朗豪坊的LEGO Store大型佈置、時代廣場與太古廣場等的LEGO展覽,又或是最近在展城館舉辦的香港地道文化LEGO馬賽克畫展覽「印象∞香港」等,那些以小小積木砌出來的香港特色建築和街道,還原度十足,令人看得目不轉睛 ... [更多]
LEGO大師興趣變職業非爽歪歪 發圍靠加入本土元素
洪子健
深水埗「明哥」的北河燒臘飯店上月(6月)28日遭食環署停牌,今日復業。明哥早前曾言,店舖租約只餘下半年,而為了符合署方要求,店舖需大裝修,但裝修費最少要20至30萬元。明哥今早接受《香港01》訪問時直指,裝修費 ... [更多]
飯店釘牌期屆滿重開 明哥:倘不續租 轉只售飯票
陳灼明
在電視劇《大藥坊》中,有一幕戲是講述鍾嘉欣準備出嫁,拍攝完畢,鍾嘉欣和演替她梳頭的婆婆說話:「妳認得我嗎?」 婆婆說:「我當然認得妳,妳不認得我啫嘛。」 鍾嘉欣:「不是呀,我當然認得妳,我背過妳。」 10年 ... [更多]
執紙皮婆婆形象入屋 許碧姬樂做臨記20年:劇組好錫我
許碧姬
銀牌,一面還不夠,李浩賢(Max)在今屆雅加達亞運上收集了兩面。或許旁人都在替這位30歲的香港壁球「老大哥」感不值,只是無論在個人賽還是團體賽決賽落敗前後,Max臉上都掛著笑容,成與敗、得與失、遺憾與否,他都 ... [更多]
四壁內孤身奮鬥十載 兩銀李浩賢笑看成敗遺憾
李浩賢
「山竹」過後,香港人營營役役趕上交通工具回去工作,打工仔缺了「話事權」,只得聽從僱主說的話,但事實是未必個個僱主都英明。這場誰賺誰蝕的「銀碼遊戲」,香港三項鐵人運動員陳靄然(Hidy)今年初已選擇「豁出去 ... [更多]
沒有可以贏的起跑線 陳靄然從OL到鐵人世錦賽
陳靄然
新教練、新球衣,新人事新作風,香港足球代表隊即將在2星期後主場攞陣迎戰泰國,上演加利韋特就任後的首場賽事。初選名單中出現不少新面孔,U23港隊隊長劉學銘正是其中之一。這個22歲的中堅經歷亞運的洗禮後,更期望 ... [更多]
經歷亞運洗禮望做大港腳 劉學銘:想衝破「贏口碑輸球賽」一關
劉學銘
社會大眾對「社企」的認識,普遍是為解決某社會問題而生,為弱勢社群服務。這說法,部分正確。實際上社會企業可更廣泛地被理解成一盤為達致某種社會目的、滿足某種社會需求的生意。「妳想煮意」這社企由一群90後年輕 ... [更多]
初創社企理想 煮出婦女事業夢
丁丁
新媒體「毛記電視」一場笑中有淚的「分獎禮」,成網上「洗版」熱話,當晚高潮落在無前御用「老外警官」河國榮演唱的改編版《香港地》,道盡近年風雨。當年為追逐張國榮而買單程機票來港,打拚28年,如今河國榮已到 ... [更多]
追演藝夢28年擬轉行補習社教英文 「港仔」河國榮:紅完都要搵食
河國榮
個個都追夢,唔通個個都追到夢咩?剛滿20歲的香港仔林雋永,稚氣未脫已完成了他的夢想,由香港草根躍進了殿堂級的「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學校」(Paris Opera Ballet),更被收錄為該舞蹈團三百多年歷史以來首位港人及華 ... [更多]
港產芭蕾男舞動法國 林雋永:越難越愛
林雋永
一架 12.8米長的雙層巴士,可以載 146位乘客,如此龐大的外形及載客量,想不到由司機位置走下來的,會是身型小巧兼樣貌標緻的女車長劉家穎。她擔任城巴車長已有 5個月,在芸芸年紀成熟的男車長中,特別突出,更甚受巴 ... [更多]
城巴靚女車長 開 FB專頁分享揸巴士點滴
劉家穎
何曉嵐、梁振瀛在2012年創立香港馬戲團。他們說,馬戲不只是娛樂,而是一場表演藝術,馬戲背後更是承載著一種態度。馬戲承載了他們的夢想,他們則冀藉馬戲承傳這種勇於突破自我的信念。 (圖片來源﹕香港馬戲團) [更多]
馬戲承夢
何曉嵐
不少設計師都有創業夢,希望建立個人品牌,但創業殊不簡單。由創意香港資助的設計創業培育計劃,為新成立的設計公司提供創業支援,包括辦公室租金優惠和營商培訓等,協助設計師建立商業網絡,進入巿場,至今逾200間公 ... [更多]
支援創業 傳揚創意
劉俊傑
被譽為技能界奧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賽,2019年8月在俄羅斯喀山舉行。香港代表選拔賽共有約600名年輕參賽者,在六大範疇共25個項目全力比拼,發揮專業技能,競逐兩年一度的大賽入場券。 [更多]
青年拼技 向世界賽出發
王家樂
崔宇恆(Walter),視障人士,CareER創辦人。崔宇恆在中大經濟系畢業,曾往歐洲實習,但畢業後求職卻遇上不少困難。有見社會對殘疾青年發展支援不足,崔宇恆遂成立組織CareER,專門為殘疾大專生提供就業及發展支援。 ... [更多]
在挫折中找樂子
崔宇恆
從前,有一隻烏蠅,她的歌聲在烏蠅界享譽殊榮,但烏蠅有一個更宏大的夢想,希望飛到人類的世界,和人類分享她的「蠅紅夢」。 葉卓瀅(Kelly) 自小愛畫畫,立志成為設計師,師長也賞識她的藝術天份,可惜她的 ... [更多]
蠅紅夢
葉卓瀅
司徒駿,「Food Savior」創辦人,2017年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卓越學生奬得主。司徒駿中學文憑考試成績不理想,修畢高級文憑課程後成功考入理大工商管理學系。他於2016年往瑞典交流期間參與當地拯救食物義工,返港後受 ... [更多]
態度小改變 結果大不同
司徒駿
活動
TEDxEdUHK 2021 A|Symmetry
生活圖書-閱讀他的故事
影片
冷靜與熱情之間 (李衍蒨訪問內容)
主題
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
零散工 Casual Workers
數碼化下的勞動轉型 Transformation of Labour in Digitalization
街頭表演 Busking
量度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areer Decision Making Difficulties Scale (CDDQ-C)
團體/項目
融樹頭創意藝術文化基金會
攝道人
設計創業培育計劃
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生涯規劃服務隊(香港島及離島)
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
零散工陣線
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
CareER
tag.php